武汉恒文尚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恒文考研村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483号(武汉大学研究生公寓)
全国联系电话
随着各院校分数陆续公布,大家对于自己的成绩,真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很多可能会选择二战,既然要二战,就一定要规避复习误区。下面恒文寄宿考研小编通过对以往学生的交流分享经验所得,给二战同学分享几点复习建议。这一版主要是文科生版,后期会再出一个理科生版:
第一种:
①全年复习安排不明确
②笔记&框架没做好
③课程时间长
第二种:
1、拿到资料就开始背
2、基础没有做框架
3、知识没充分理解
4、迷恋口诀背诵
第三名同学
1、跳阶段复习,二战直接开始背,眼高手低
2、知识理解不到位,越背越背不住
接下来就给大家分享一些针对于二战宝子的复习建议~
一、学习方法
在诸多二战依然失败的案例中,最多的问题就是对于学习依然没有掌握要领与方法,备考的各个环节都凭着感觉走,继续沿用一战的错误方法。
其实对于二战,大家应该明确备考的一个总原则:不要只关注进度,而忽视深度。考研是场马拉松,进度上一时的提前不等于胜利,二战同学的优势在于对知识是有一定基础的,那就要在和一战同学在同一进度下,学得更深、更扎实,记得更多、更牢固。
1. 关于学习
不要放弃听基础课程 二战的同学也会纠结,知识已经学过了,还需不需要再去听课呢?听课的目的是充分理解知识(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它),明框架知联系,为背诵做铺垫。我曾经说过一句话:背诵有困难,往往不在于背诵本身。基础阶段扎实,背诵速度自然而然快很多!
所以给大家的建议是——要去听课,但要有技巧地听。第一,可以适当倍速。毕竟学过一遍,对于学的比较扎实的部分,可以开个倍速,抢抢时间;遇到自己原来学得不扎实的地方,可以放慢认真听一下。第二,有选择性地听。比如某个知识点你已经充分理解了,那你可以选择不听这一节。
坚持做笔记、做框架 做笔记的目的是做注释,不需要很多字,达到辅助你明确重点,理解知识的目的就行,大家千万不要为了做笔记而做笔记哦!另外在做框架图时,不要把资料上的每个句子又抄写一遍,就很浪费时间,选择一些关键词、短语是比较合适的,也适合第一遍背诵。关于做一轮做框架。
不要跳阶段,不要直接开始背
大家在二战时往往想直接开始背,但还是我上边强调的,背诵的前提是充分理解,不然你越背越记不住,越背越痛苦,背诵结的果是基础留的因。所以建议大家跟着阶段顺序来,在每个阶段,二战同学都可以比一战同学多做一点点。基础阶段就开始背框架,框架体系对于后期答题也很重要!在强化阶段更多去背诵阐述性质内容、去积累热点等等,这样你的整体步调也和大家保持一致,没有孤军奋战的感觉,同时又可以利用自己二战优势,每天多一点的形式来把基础打得更扎实。
二、关于背诵
1. 什么时候开始背诵?
二战的同学们到底什么时候背知识合适呢?因为大多数的知识在一战学习中都比较熟悉,二战再次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就可以很清晰地梳理出知识的逻辑,那就可以像前面提到的“多做一点点”,把框架直接拿来背诵,所以二战的同学建议基础阶段就开始背框架,背到3-4级标题即可。
2. 不要被动等人监督
大家一定不要觉得报了班,有人督学带背,就从心理上懒惰,想着等机构老师提醒你背诵,一定要自己主动去背,而且对自己的要求也要更高。
一轮背诵中,一战同学可能只能背住大框架,那你就要背更多的关键词。背诵是要真的过脑,买了再多课程与服务,记忆这件事也是他人没办法帮你的,大家一定要下苦功啊!
3. 讲究好的背诵方法
虽然记忆不能一蹴而就,但我们可以通过高效的背诵方法,让自己少走弯路。在背知识的时候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去操作:
1.基于逻辑,背诵框架有意义记忆要比机械记忆效果更好,部分同学即使二战,提到某一章,都不知道这部分下有哪些知识,或者对于一些知识点还是迷糊的,比如教育制度与学制区别,比如课程标准,没有学懂直接就背,肯定会越背越背不住,所以还是要去听课,先把知识学懂。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梳理框架,这样对于粗略的知识点会有很清晰的印象。我们以重点教育人物蔡元培为例,来看一下知识框架——
2.依据框架背诵关键词
当完成了框架的“骨骼”,继而来填补血肉,找到一些对应的关键词。依然以蔡元培举例,改革北大举措中第一点抱定宗旨改变校风中有4个举措,其中第一个举措的关键词是“改变学生观念”,具体有哪些观念呢?再抓到三个关键词“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长”,先去记住这些词语,在后面二轮三轮,再去抓取剩下语句中的关键词,比如“首要”。
3.连词成句、连句成段
最后就把这些关键词,按照我们正常的语法组织成句子,再由句子连成一个段落。依然是以这一点为例——“要求学生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长。其中抱定宗旨是首要的,蔡元培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4.定期复习,减缓遗忘
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的同学,在背诵过程中,始终逃不开“遗忘的诅咒”,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到经常复盘,建议以艾宾浩斯2.0记忆方法完成一轮背诵,即每1/7/14天进行一次复习回顾,后期可以根据自己具体记忆情况,加快复习频率,后面每一轮都会变得更快~
三、关于做题
1. 区别知识点默写与做题
很多同学即使二战,也依然觉得答题就是把自己背的知识直接堆砌式地默写在答题纸上,所以对于答题并不重视,这就使得即使知识背得很熟,但是在考试上拿不到高分,吃了做题的亏,所以在备考时就要有做题的习惯、培养答题意识。首先就是要知道不同题型要怎么答,比如篇幅、答题结构等;其次就是要有时间意识,不同的题目要用多长时间,应当了然于胸;最后就是参与模考,真正体验考试的全部过程,才会在正式考试中不慌乱。
2. 了解目标院校命题特点
无论是否更换院校,都要去了解锁定的目标院校的历年真题,通过熟悉真题,一方面是找到知识上的高频考点,比如学校多年考过师生关系,或者教育目的的名解等,那就要对考过的内容格外注意,勤加记忆;
比如,观察川师10-23年真题可以发现,在中教史这一科目中,川师“偏爱”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和著作。
另一方面,二战的同学还可以再从更高的角度来通过真题题型寻找考查喜好,是否会更换题型?是否会考查热点类内容?有没有超纲题目?是否出现过多年重复考同一知识内容的情况?是否有要求适合教育教学实际的题目?……等等。
3. 主观题训练,掌握不同的答题思路
既然答题与默写不尽相同,那就要针对题目本身,有方法地进行答题。第一,应该充分了解题型,除了名解、简答与论述,和个别学校还会考查选择、填空、辨析等,不同题目有着不同的解题思路。第二,答题时要基于知识与题型问法,组织答案结构。举个例子,如果单独问“朱子读书法”,我们就会想到“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六点。①如果作为一道人物思想类的简答题,我们就要按照“简介+要点+评价”的思路组织答案,也就是在前面加上一两句对于朱熹及其读书法的简介,再接上这六点内容的解释,最后再进行评价。②如果改成一个名词解释,则对应要调整字数,把中间的解释部分压缩,实现字数由多变少。③如果变成论述题,还要加上一些对当今的借鉴价值或者教学的应用启示。
二、方向选择
1.院校专业要不要换
大家选择二战,基本都是因为一战成绩不够理想,那这一年是否要更换目标院校与专业呢?我们应当先去分析一下自己当下的成绩和去年想考的院校专业的分数线差了多少?这个差距凭自己的实力能不能填补上?如果不行,愿不愿意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个相对比较容易的学校或专业呢?
选择有时大于努力,如果不是有特别执着的名校情结,建议大家基于一战备考的感受、经验与成绩,评估一下二战的目标是否需要更换,再做复习。
2.四门科目如何均衡
如果你没有在考试两天中心态崩溃,中途弃考,那么大家会看到自己四门科目的成绩,对成绩做下分析,找到接下来我们要多加施力的科目。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自己的薄弱科目。到底是哪一科拉低了你的总分?保证各科分数大致均衡。其次,要找到提分空间最大的“高性价比”科目。举个例子,有的同学,政治当时没有好好背或者没当回事,考了个不高不低的分数,那这种就属于只要二战中你再多下些功夫,就能够有所回报的科目。一般来说,与背诵记忆相关的科目,回报率比较高~
三、心态调整
避免功利性焦虑 部分二战的同学对自己要求太高,觉得一战没有考好,那么二战就要给自己“加码”,马上投入到背诵中,想着赶在前面多背几轮。但盲目地、功利性地求快,依然没有充分理解知识,到后期在无数次的机械背诵中,就会感到背诵越来吃力,再加上焦虑、压力过大,很容易心态爆炸。还是那句话【背诵有困难,问题不出在背诵本身】!
避免自满型懈怠
另一个极端就是觉得自己作为二战考生,比一战考生学的次数多、更有经验,所以不着急复习,等最后三个月再“创造奇迹”。实际上,学习是一种习惯,遗忘是一种必然,没有长时间维持备考的学习强度,再加上对知识的遗忘,必然会使最后几个月的学习效率变低、效果也会大大折扣,建议还是持续性地保持备考状态为佳。
考研是一种选择而不是必然。选择二战,不是走一条更简单的路,而是要把同样的路再走上一遭,但希望这些经验与建议可以帮助你在同样的路上走得更轻快,探索得更深入,更顺利地抵达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