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恒文尚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恒文寄宿考研校区地址:江夏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大园三路
全国联系电话
首先介绍一下自己,我是一战花了一年时间考了66,二战花了六个月考了123。
一战情况:数据结构->计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每天基本上至少花了两三个小时在学习408,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学完数据结构,到四月中旬才开始计组,刚开始听说计组跟操作系统可以一起学,但是学起来很吃力很慢就一本本学了,其实应该计组为主,操作系统顺带学一点最合理。到了五月中我才学完计组,再去学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快学完就放暑假了,暑假就回家找了个自习室的地方继续学,将近七月出头把计网学完了,暑期时间是关键期。因为前面学习的时候基本上每天都有课,我只能旷课去图书馆学习,一方面总是焦虑时刻在追求进度,很多地方学的很模糊,另一方面经验不足,不知道哪些知识点要学习到什么样的程度,只会听取别人的经验,例如前期一个大题都不用写,后期再去刷真题写大题,导致我后期更加焦虑的主要因素就是大题。等到计网学完我就开始二轮回顾数据结构,没怎么听课就是复刷了一遍选择题,不懂就看书,再不懂就看课,还是迷茫不知道到底怎么学也不知道学的怎么样了。并且发现之前一轮学的很多地方不扎实都忘记了,数据结构还好一点,尤其是计组好像什么都没学一样,脑子里空空的。暑期时间全都在刷题、回忆、再刷到了九月中旬,快开学了,开学之后准备去攻克一下大题,但是不知道怎么入手,并且感觉忘记的东西比学的还快。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梳理思维导图,对着导图去找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再刷一遍选择。最后10-12月刷真题卷,刷了两遍我才会做大题,这段时间非常焦虑大题怎么做。真题卷刷了两遍,分数都很好(虚的,因为选择已经可以不看题目就选出答案了),尝试做一下模拟卷发现根本做不动,看网上人说王道模拟卷很垃圾,以为不是自己的问题,于是冲向自信考场当场下岸。
正片开始->二战情况:准备二战之后,我是先学了一个月的数学,再开始买的408书,因为一直不敢面对408,花了很多时间做了无用功。如果读者有类似的偷懒建议及时改正:
一、 喜欢为了赶进度而不去回顾之前的题目。
每一本书的内容和侧重点都不一样,如果不及时回顾是很难全部记住的,应该在基础阶段就要学完一本之后每天刷几道前一本的题目,比如我学完数据结构之后去学习计组的时候,每天写10道左右的数据结构题目,自己随意抽,看到哪个就写那一章节每个小节抽两个,出现概念性的题目有问题即使看书补充,出现套路性题目留意一下即可,考频不高可以放一下没事。大概每天学新内容之前花十分钟做一做。
二、 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不了解,不知道自己对某一章节到底是会还是不会。
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查漏补缺就是去补充自己缺的地方,一点是在套卷可以补充,另一点就只能靠自己对学习的了解情况了。套卷会很占用时间,我觉得还是要自己了解自己最重要,每一章学习的过程中都要清楚的知道自己这一章有没有学明白,做题正确率高不高也是一种体现,概念题的各个选项为什么这么设置能不能想清楚等等,了解了每一部分的情况后期才能够更好的补充。请务必要清楚的知道自身的学习情况,哪一章学的好、哪一章没学明白一定要自己有个底,一般来说二战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题都会但是你要考虑选项设置的意义、题目出题的意义、知识点能不能继续扩展,如果一个题目你能想出很多去举一反三,说明你这一章就学的不错,如果你还像一战一样对这一章只会做题,那么你需要去单独补充这一章额外的理解。
三、 总是偷懒,在第一遍做错的题总觉得看懂了下次再做就不会错了。等刷第二遍、第三遍仍然错!
这是逃避自己的办法,会给自己埋坑。一个题目并不是看懂了你就真的吸收了,你需要了解的是题目在考哪个知识点、为什么这么考、有没有类似更好的考法,如果错的是概念题就需要大补特补了,理解至上,虽然大家都觉得408是理科中的文科,但是408只是从微观角度来看是理科,宏观角度来看是文科,其本质仍然是理解为主,理解透了你才能更好的在做题过程中去用知识点解题。就像数学,明明也有很多公式啊,也需要去记忆,也需要不断的刷题记忆,为什么做数学题就不会说是文科呢,正式因为你理解透了,公式只是逻辑的一种表达方式,你只是去提取你脑子里的理解转化成公式形式。408本质也是如此,很多知识点也是有逻辑联系的,如果单独会做题,那就是仅仅记住了公式,如果能够用知识点来对应上题目并且运用,才是真正学会了这个知识点。
二战大致时间安排(一定不要因为时间而焦虑,你二战进度已经领先别人了,你现在需要补充质量!):
个人仅供参考:
1、从7月才开始的二战,当时很热,对408很排斥,拿到数据结构的书之后就开始反感,我觉得这个只有二战人才能懂这种感受,数据结构因为很多地方都会,但是做题又老是错,没有耐心去重新学,于是从计组开始学了,预计是21天学完但是多用了三天,这个时候学习并不关注时间了,只看学习任务和质量,完成当天的任务我就回去打游戏了,每天任务大概是两个小节的内容+题目+订正。只看书+b站对应章节视频,如果一节内容完全不会才去看咸鱼讲的,总之做题目一定要改掉上述提及的毛病。其次跳过了一部分内容,比如计组的乘除法这种花时间不讨好的东西,其他科目也有这种可以直接放。
2、计组学完之后是操作系统,前面的概念的知识点都翻书重新记了一下,其次看了一点点课,大部分任然是刷题看书,找知识点的理解。大概用时二十天左右,除了第二章内容多一点,后面内容都不难,第三章很多都是跟计组相关的,在学习计组的时候就把它拿出来一起做了一遍。恶补了一下文件系统,推荐b站上beokayy讲的可以,因为之前写题就是弄不清楚这里,所以了解自己的长处短处还是很有必要的。
3、最后计网不是很深,于是把湖科大教书匠的课大致刷了一遍用时十四天,一战就看的这个,二战看无压力,但对于计网的提分并不在这里。是在后期拿了一周的时间刷了他从九月开始的每日一题并且总结每个题的考点和知识点记下笔记考前反复看,大概有一百来道。
4、数据结构,这个记忆是最牢固的,但是也扎实学了一遍,耐着性子去坚持,看不懂就找资料看视频、看帖子,碰到知识点绝不错过任何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大概也是花了15天左右,做完了选择题,这个科目可以多看看形象的课,比如查找、排序可以多看看过程比较好记一点,也推荐beokayy的数据结构强化课,都是免费公开的视频。
四本书时间任务规划就是这样,到达了十月份,拿一周学计网每日一题,一边做如果不会就去补充这一节的内容,并且看评论里的大佬总结的提炼内容记录下来;拿一周刷数据结构算法题,前提是确保自己对c语言熟练,能看懂代码在干什么即可,推荐b站数据结构大师兄,三个小时能搞八九个,前面基础的都很简单,后面加难度也是从前面的基础堆叠起来的,自己多尝试写简单代码,一共就60个视频不到有长有短,自己甄别着看,别一股脑全看了;拿一周补充计组对不足的知识点补充,比如什么SISD,SIMD,多核、多线程、共享多内存,这些只会做概念题而不懂其内涵的知识点,看了别人讲csapp里面对这些的讲解真的是非常通透,把cpu分为cu+pu去看更小单元的处理过程,就能理解他们的优缺点为什么是这样的。
到十一月开始刷真题,一天一张或者两天一张,在前面的阶段我把15年以后的真题选择全部跳过了,都留到套卷来刷,先拿9-14的卷子练手,不计时当练习册刷,没有心理压力。到了15之后开始计时把时间压缩在2.5h内做完,没做完也直接算分,刷到21年就可以3h了,后面几年的确实不是一个难度,在刷的过程中出现概念性的错题第一时间回顾书本,不要去找答案,并且看看自己还能不能从一个题联想到这个章节其他题型,如果都能想起来说明还可以,如果想不起来说明需要恶补一下。刷套卷就是查漏补缺的过程,涉及到实在不会的就去b站找课程看。
最终到十二月多做完了真题卷,开始做几张模拟卷做了1-6的王道模拟卷,除了第二张离谱的只有八十分,其他基本都有110+,就感觉自己已经大成了。
最终到考场,花了一个小时多两分钟写完选择(空了四个),一个小时二十分钟写完大题剩一个算法题,回头去写选择,四个里面蒙对一个,做对两个错一个,还剩半个小时发现算法题很简单暴力,想了几分钟就不贪了,直接暴力结束考试。检查一下提前交卷了。
选择得分72,大题51。大题确实操作系统第二个大题没有做好,这个简单的给忘记了,其他的都在合理范围内。
恭喜同学二战选择在恒文备考,成功上岸!!!